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李世民(599-649)我國書法史上,以行書刻碑的首創(chuàng)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高祖要淵次子,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不僅把我國封建
李世民(599-649)
我國書法史上,以行書刻碑的首創(chuàng)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高祖要淵次子,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不僅把我國封建社會推向鼎盛時期,而且身體力行倡導(dǎo)書法,促使唐代書法成為我國書法史上輝煌的一頁。1
太宗于日理萬機之暇,酷好翰墨,尤愛王羲之之書,曾自撰《王羲之傳》,并下詔內(nèi)府金帛,征求羲之遺墨,于是物聚于所好,不數(shù)年間,各方進獻,得正書五卷,草書五十八卷,其中真?zhèn)坞s陳,更命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甄別,又命韓道政、馮承素等精工摹拓,王字遂風(fēng)行于天下。他每得二王帖,就叫諸王子臨摹數(shù)百遍,對《蘭亭序》更是著了魔似的朝夕揣摩,甚至攜歸昭陵……。“上有所好,下必甚矣焉”。唐太宋的崇王,雖有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但由于他的喜好,使初唐書風(fēng)無不納入王羲之的翼下。加上他以書取仕,使書法廣為普及,所以客觀上,他對我國書法藝術(shù)的繁榮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集大家
太宗之書初師承于隋之書家史陵,據(jù)《金石錄》謂:“陵善正書,筆法精妙不減歐、虞。”又經(jīng)常與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切磋書藝,并云:“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xué)其形勢,惟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這反映了唐太宗的書法觀,亦是相當(dāng)開放的。后鐘意于羲之,朝夕臨摹,尤篤愛右軍《蘭亭稧帖》,置之枕邊,常于半夜直把燭臨之,書遂大進。太宗善行、草及飛白,尤善臨古,殆于逼真,《山谷題跋》謂:“太宗英睿不群所學(xué)輒便過人,末年詔敕,有魏晉之風(fēng),亦是寶貴后不能不廢學(xué)爾。”傳世作品有《晉祠銘》、《溫泉銘》等。
【作品欣賞
溫泉銘
晉祠銘
屏風(fēng)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