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民國初年,即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稱。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書壇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膶W(xué)家徐平羽先生謂沈書"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無愧。"
民國初年,即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稱。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書壇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著名文學(xué)家徐平羽先生謂沈書"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無愧。"
已故全國文物鑒定小組組長謝稚柳教授認為:"數(shù)百年來,書家林立,蓋無人出其右者"。
已故臺北師大教授、國文研究所所長林尹先生贊沈老書法"米元章(米芾)以下"。
他的書法用筆揮灑自如,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筆墨跌宕起伏,濃淡相間,有歐陽詢之神韻,帶趙孟頫之骨肌,深受眾多文人墨客的賞識。后人尊稱其為現(xiàn)代帖學(xué)啟蒙者、開派人物。
沈尹默曾任北京大學(xué)教授,還出任過北平大學(xué)的校長。
沈先生堅持帖學(xué),以其高邁的藝術(shù)眼界和書法熱情,不畏權(quán)威不隨流俗,從全面吸收北碑和帖學(xué)的營養(yǎng)又轉(zhuǎn)向?qū)iT攻“二王”,嚴守筆法,刻意古雅,氣韻生動,筆墨清潤,盡洗碑體難免的狂放粗豪,最終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其書法作品廣泛流傳于海內(nèi)外,深得各界人士的喜愛。
在沈尹默先生的書法歷程之中,少有人注意到他曾取法于某人,甚至連他自己也遮遮掩掩,從不公開示人。那就是——蔡京!
啟功先生早年與沈氏有交。沈氏甚喜蔡京書,但在外不敢提及,蓋因蔡京之名不為世人所敬,故每臨蔡京書,放右軍《圣教》在側(cè),遇客來,將王書放蔡字之上,以掩其跡。
“宋四家”蘇黃米蔡——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此四人被認為是最能代表宋代書法成就的書法家。然而蔡京的名聲太臭,導(dǎo)致徽宗亡國,人們憎惡他,因此更加喜歡認為“宋四家”中的“蔡”指蔡京的族兄蔡襄。
以沈氏之學(xué)養(yǎng)、識見,心慕手追、遮遮掩掩也要學(xué)蔡,不得不讓人重新審視蔡京字的可取之處。
書妙品高之人,流芳后世,自不待言。像蔡京之流,歷來為人所不齒,然其書歷八百載仍不滅,可真算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了。
且看其僅存的幾件書作,拋卻人品論的成見,是頗為“驚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