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駁雜和精彩紛呈的一段時間,從三國歸于魏晉,司馬懿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而司馬懿在洛陽的陵墓,直到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駁雜和精彩紛呈的一段時間,從三國歸于魏晉,司馬懿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而司馬懿在洛陽的陵墓,直到上個世紀才被盜墓者發(fā)現(xiàn)。 司馬懿影視劇形象
1 2 3
并且盜墓者,從司馬懿的墓中發(fā)現(xiàn)了一件刻有書法的石碑,碑上的書法精妙無雙,甚至可以說勝過了歐顏柳趙。 北魏《元懌墓志》(文末附全部資料)
此碑便是著名的《元懌墓志》。
很多人不知道“元懌”是誰,此人乃是北魏時期的宗室大臣,是北魏宣武帝的弟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超級大帥哥。 北魏《元懌墓志》(文末附全部資料)
對于北魏宣武帝不熟悉的朋友,應該對于他的父親肯定如雷貫耳,他的父親就是拓跋宏,因為北魏時期的皇家為了推行漢化教育,將自己的“拓跋”姓氏改為了“元氏”,所以他叫拓跋懌,也叫作元懌。
史書記載元懌“聰穎拔俗、豐標不凡而且溫雅蘊藉,貌美絕倫”,意思是這個皇子不僅聰明而且?guī)洑?,文采武功皆為人范?北魏《元懌墓志》(文末附全部資料)
元勰對于自己的這個干兒子更是贊賞有加“風神外偉,黃中內(nèi)潤,若天假之年,比《二南》矣”。正是這樣的一位天之驕子,不僅才華出眾,有帶兵之能,也有深厚的學識和文采,但可惜的是天不假年、才子夭壽,他在僅有三十歲的時候,就掛了。時隔1700多年之后,他的墓志銘才被世人在洛陽挖出。
至于為什么這件《元懌墓志》在洛陽司馬懿的墓中被挖出,我們不得而知,此碑出土于1948年,在首行有這樣的描述: 北魏《元懌墓志》(文末附全部資料)
“魏故使持節(jié)、侍中、假黃鉞、太師、丞相、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太尉公、清河文獻王。字宣仁,河南洛陽人也。太祖道武皇帝之七世孫,高祖孝文皇帝之第四子”
由此可見其身份之顯赫。
而正是身份如此顯赫的人,給其刻碑的匠人也是當世一流好手,碑上的書法幾可以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最高書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