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王寵(1494—1533) wáng chǒng 初字履仁,后改字履吉,號雅宜山人,人稱“王雅宜”。長洲(今蘇州吳縣)人。他是一個(gè)極有才氣的書家,可惜一生仕途不佳,八次
初字履仁,后改字履吉,號雅宜山人,人稱“王雅宜”。長洲(今蘇州吳縣)人。他是一個(gè)極有才氣的書家,可惜一生仕途不佳,八次應(yīng)試,皆不第,僅以邑緒生被貢入南京國子監(jiān)成為一名太學(xué)生,世稱“王貢士”、“王太學(xué)”,享年僅四十歲。為唐寅姻親,其子娶唐女,亦與文徵明交善。
他一生用心詩文書畫,兼擅篆刻,放意山水,才高志遠(yuǎn),于諸方面都取得了較高成就,與祝允明、文徵明并稱于世,并稱“吳中三家”。其中尤以書法最為知著,他諸體皆能,以小楷、行、草最為擅長,取法魏晉,浸淫于鐘、王,道正功深,書風(fēng)趨于端莊古雅,在吳門諸子中,他的書法之趣味尤高,這原因就是他心不降唐宋以下,手熟于法度之內(nèi),他的筆下無狂怪之病,點(diǎn)畫、結(jié)體皆有來處,心境曠達(dá)而使字勢開闊正大,無瑣小習(xí)氣。他的小楷取法鐘繇,沖和于二王而于古雅中見清淡;草、行法《十七帖》、《圣教序》等而形神兼?zhèn)洹T跁ㄊ飞蠈W(xué)王右軍杰出者米芾、趙孟俯之外就數(shù)他和王鐸,而且各有所長;米得王之迅疾,趙得王之端正,王鐸得王之雄厚,王寵得王之蕭散。就氣韻言,王寵為上,惜乎其早逝,未能含和圓融,更進(jìn)一步。
作品有楷書《辛巳書事詩冊》,草書《李白古風(fēng)詩卷》、《石湖八絕句卷》等。
作品欣賞送陳子齡會試三首
行草書扇面
小楷扇面[1][2][3]
草書冊頁
草書山莊帖
小楷詩稿
草書軸[1][2]
自書五憶歌
小楷南華真經(jīng)
草書自書游包山詩手卷
小楷游包山集
西苑詩卷
【參考】
王寵《小楷謝康樂詩》扇面 金箋,楷書,縱17.7cm,橫54.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