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就的書家,也往往有他們的缺點習(xí)氣。例如何紹基晚年的“丁頭鼠尾”,及趙之謙失之于巧,吳昌碩有時見黑氣,齊白石每見霸氣等等。
如此說來,欣賞似乎沒有標(biāo)準(zhǔn)?
不,還是有標(biāo)準(zhǔn)的。如果說欣賞沒有標(biāo)準(zhǔn),那末今天我們?nèi)绾握勑蕾p?欣賞可以談,欣賞有原則。是什么原則?欣賞從實踐中來。上面說過,欣賞要有實踐水平,前人的實踐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了理論,我們可以把它們歸納成幾項原則。
1、看部分與整體
欣賞既要看部分,又要看整體。
一點一畫,組織起來成為一個字,就是一個整體。古人把寫楷書的經(jīng)驗歸納起來提出“永字八法”,它本身是講點畫的,但要注意整體,不能呆板,要注意使轉(zhuǎn),要聯(lián)貫起來,注意筆與筆之間意思相互呼應(yīng),顧到整體。我們要從點畫看到整體,把部分美與整體美配合起來看。
![](http://f.jidajia.com/img/2020/4/fuEFvi.jpeg?x-oss-process=style/warter)
孫過庭(書譜》講:“至若數(shù)畫并施,其形各異;眾點齊列,為體互乖。違而不犯,和而不同?!彼v點畫,又講“分布”,既要從有筆墨地方看,又要從無筆墨地方看;既要看實的地方,又要看虛的地方,既要看密的地方;又要看疏的地方,正如刻印章,既要看紅處,又要看白處。
我們?nèi)绻谩坝雷职朔ā眮硪还P一筆分散看,只看點畫,就太機(jī)械了。(書譜》又講:“一點成一畫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準(zhǔn)”。我們要把部分美與整體美配合起來看。
![](http://f.jidajia.com/img/2020/4/rYjEne.jpeg?x-oss-process=style/warter)
至于行書草書,更不是從立個字看。這一個字與那一個字,這一行與那一行,以至整幅,要看它筆力、氣勢、疏密、張弛、均衡、向背配合得如何。“一點成一畫之規(guī)”,正是說,從一點、一個字寫起,寫完了整幅,最后整幅又應(yīng)成為一個字一般。寫一幅字這樣寫,看一幅字也這樣看。部分整體統(tǒng)一。
2、看用筆
小孩子寫的字,一點一畫,結(jié)構(gòu)差一點,倘使筆下有力,有天趣,有稚趣;老年有學(xué)問的人,不講寫字,而下筆有力,或如金石家篆刻家寫起字來,往往有拙趣。
楷書容易僵化,行草容易油滑。容易僵化,所以要求端正而又一飛動;容易油滑,所以要求流走而又沉著。字大,寫起來容易散漫,所以要求緊密;字小,寫來容易拘束,所以要求寬綽。總在各種矛盾中求統(tǒng)一。
![](http://f.jidajia.com/img/2020/4/byYVzm.jpeg?x-oss-process=style/warter)
圓筆力在內(nèi),方筆力量擴(kuò)展到外。方筆用頓的筆意,隸筆多頓;圓筆用轉(zhuǎn)的筆意,篆筆多轉(zhuǎn)。頓的筆意不用圓,就見呆板;轉(zhuǎn)的筆意不用頓,又太泛泛,也要矛盾統(tǒng)一。書法用筆,在跡象上比較見得有方有圓,事實上總是亦方亦圓,方圓并用。
![](http://f.jidajia.com/img/2020/4/AB3Yrq.jpeg?x-oss-process=style/warter)
前人說:“右軍作真若草”。若“草”,就是說筆意流動;又說:“作草若真”,若“真”,就是說快而不滑?!稌V》說:“真以點畫為形質(zhì),使轉(zhuǎn)為性情;草以點畫為性情,使轉(zhuǎn)為形質(zhì)”,意思是說,真書的點畫不聯(lián)系,最易見得板滯,應(yīng)該以流走書之,仍用使轉(zhuǎn),不過不顯然露跡,所以說是性情。這樣,形質(zhì)雖凝重,而情性則流走;草書筆畫聯(lián)系,自然應(yīng)該運(yùn)用使轉(zhuǎn),但使轉(zhuǎn)每易浮滑,應(yīng)該以從凝重出之,所以形質(zhì)雖流走,而情性則凝重。這些也是矛盾的統(tǒng)一。
奇正配合。正不呆板,奇不太野,要配合起來;生熟也配合,生要不僵,熟要不疲。碑與帖,不拘泥。
![](http://f.jidajia.com/img/2020/4/Zraqyu.jpeg?x-oss-process=style/warter)
3、看用墨
不光講字形用筆,還要看運(yùn)墨。(書譜》說:“帶燥方潤,將濃遂枯”。用墨不使單調(diào),也是矛盾統(tǒng)一。古時用墨,一般講,用濃的多。宋代蘇東坡用墨“須湛湛如小兒眼乃佳”,可見是用得較濃的。明代用墨有發(fā)展,董其昌善用淡墨。畫家用畫筆在畫幅上寫詩文題跋,蘸著濃就濃點,蘸著淡就淡些,干就干些,寫來有奇趣。善用墨,墨淡而不滲化,筆干而能夠?qū)懴氯ァ?/p>
4、看雅和俗
我們現(xiàn)在如何概括地來說明書法上的雅和俗?“雅”者,能辯證地學(xué)古人,部分整體統(tǒng)一,剛?cè)崤浜希贾杏兴?,合乎雅正,富有時代精神,能突破前人;“俗”者,沒有思想,沒有生活,也很難說有技法,“五官端正”,沒有精神,東施效顰,裝腔作勢,不能統(tǒng)一。
![](http://f.jidajia.com/img/2020/4/3uIzMb.jpeg?x-oss-process=style/warter)
5、看實踐
(單從一幅作品看會比較狹隘)欣賞也要實踐。如第一次不能夠欣賞,慢慢看得多了,可以看出流派,看到運(yùn)筆筆法,更進(jìn)一步,在不同中見同,同中見不同。玩跡探情,循由察變,能夠從表面看到骨子里去。書法這件東西,原是感性的、具體的,可見的形象,引導(dǎo)欣賞者自己透過表面得出一定的結(jié)論。當(dāng)然,偏于主觀的欣賞,也必然會得出不相同的結(ji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