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在浙江居住過幾年,期間曾與同學多次到紹興,每到紹興,必到蘭亭,只因心中的那個書法夢,以及對書圣的無限敬仰。當然,蘭亭的空氣也是極好的,是真的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每每游目騁懷,總能極視聽之娛,真是人生的一件樂事。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guān)干貨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guān)注“集大家書法”!
在浙江居住過幾年,期間曾與同學多次到紹興,每到紹興,必到蘭亭,只因心中的那個書法夢,以及對書圣的無限敬仰。當然,蘭亭的空氣也是極好的,是真的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每每游目騁懷,總能極視聽之娛,真是人生的一件樂事。想了解更多書法相關(guān)干貨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guān)注“集大家書法”!
每次走進蘭亭,我總是要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信步走到據(jù)說是王羲之與謝安等人雅集的小溪邊,感受那映帶左右的清流,總要雙手捧起清水,往臉上一灑,那沁人心脾的清涼,是在其它地方感受不到的。
于是,心中奏起狂想曲,時光穿越,想像著自己也到了永和九年,也與文人墨客們列坐其次,流觴曲水,一觴一詠間,暢敘著自己的幽情。
情已暢敘,人已微醺。這時,謝安說:逸少,你的書法飄逸入神,字又有一逸字,真是挺秀雙逸,風神自遠,來給大家作的詩寫個序吧。
在大家的一致附和下,右軍抬頭看了看廣袤的宇宙,再環(huán)顧周圍的一草一木,感慨著人生與自然的殊異,于是散其懷抱,借著酒意,任情恣性,寫就了《蘭亭集序》。
當右軍寫到”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時,孫綽拍手贊嘆:這乃天下第一行書啊!誠哉斯言,后人真的就把右軍此作評為天下第一行書了。
王羲之一覺醒來,看看昨晚寫的《蘭亭集序》,畢竟是酒后所作,難免有錯,上面涂改了多次,于是他就想著既然要為詩集作序,那得正式一些,重新抄寫一份無錯版交給好友吧。
于是王羲之提筆抄寫起來,可是怎么總覺得不對勁,寫不出昨晚的感覺,寫了幾張,都沒有昨晚所寫的好。王羲之非常喜歡昨晚所作,最終還是用心抄寫了一份無錯版交了差,昨晚的原作就留下來作為私藏了。
王羲之不禁感嘆到,寫字有時還真是自然妙有,非力運之能成啊。就如給獻之寫的那點,也是隨意一點,卻再也無法再來一次同樣的點了。
心境與環(huán)境,心情與事情,是可以影響思路,影響手中的筆,影響線條的質(zhì)量的。昨晚的那一下電閃,是欣于所遇,是放浪形骸,是暫得于己,今天起來,情隨事遷,已為陳跡,無論如何也無法找到昨晚的興感之由,只能臨文嗟悼,感慨系之矣。
羲之對著原作,又自言自語:夫書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學無及之。點畫之間皆有意,自有言所不盡。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神游間,不知不覺,走到了刻有”會稽山“的大石頭下,回到現(xiàn)實中,一場”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的雅集就這樣結(jié)束了。正如三月的這場雅集是因緣際會無法再來一樣,《蘭亭集序》也是有感而發(fā)再無二者了。
抬頭望天,感嘆王羲之書法“像浮云一樣飄逸,像驚龍一樣矯捷”。那是多少年的刻苦修煉啊。隨手一揮,揮的不是當下的那支筆,而是幾十年的汗水,所謂心手雙暢,那是一生的堅持與修行。
正如朗誦或音樂,打動人的不是氣、不是聲,而是情。情,是一切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每次走進蘭亭,打動我的不是崇山峻嶺,也不是茂林修竹,而是山水之間所映襯出來的千年情懷。
劉熙載說:“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王羲之蘭亭序里的“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與“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是觀物與觀我的完美結(jié)合。
當物我兩忘時,我們便會感受到空性,感受到“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如此,便可達到天人合一,心手合一,人書合一,此時,書法的線條就是心流,真空妙有,渾然天成。
此時所書,何以重復?為什么王羲之寫不出第二遍蘭亭序?這便是最好的答案。
1600多年過去了,我們都被王羲之說中了,“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是的,蘭亭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們?yōu)橹畠A倒,心摹手追,品文練字,人人都有感于斯文且從中受益良多。
書法之美,總是讓人沉醉其中,不知老之將至。王羲之讓書法脫離實用成為了一種滋養(yǎng)靈魂的藝術(shù),讓我們可以通過一筆一劃,亦足以暢敘幽情。今天的我們,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但我們?nèi)顼L箏般的心,總能通過書法的線條得以靠近自然,找回自我。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nèi)容,感謝觀看。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