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靈飛經(jīng)》,雖為歷朝歷代學小楷之范本,但頗有爭議。只因為無書者署名,有人認為是唐經(jīng)生所書,非小楷標準書體。但普遍認為,是唐鐘紹京書,風格源自“二王”,筆法勁健。結(jié)體取方勢,左右開張,中宮嚴密,顯結(jié)實平穩(wěn)。因是刻帖,含有刀刻之痕跡,故時有不拘露鋒,實乃筆筆中鋒。此帖章法上也頗具特點,通篇字形大小、長短、錯落有致、變化自然。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靈飛經(jīng)》,雖為歷朝歷代學小楷之范本,但頗有爭議。只因為無書者署名,有人認為是唐經(jīng)生所書,非小楷標準書體。但普遍認為,是唐鐘紹京書,風格源自“二王”,筆法勁健。結(jié)體取方勢,左右開張,中宮嚴密,顯結(jié)實平穩(wěn)。因是刻帖,含有刀刻之痕跡,故時有不拘露鋒,實乃筆筆中鋒。此帖章法上也頗具特點,通篇字形大小、長短、錯落有致、變化自然。更多書法內(nèi)容盡在集大家書法!
何為小楷的標準,很難有具體的數(shù)值,但應(yīng)有其基本原則,這個原則,我以為可從以下幾點理解:
衛(wèi)夫人說:“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米芾在《海岳名言》也說:蓋字有大小相稱,且如寫‘太一之殿’,作四案分,豈可將‘一’字肥滿一案,以對‘殿’之乎!蓋自有相稱,大小不展促也。包世臣說:小字如大字,以言用法之備,取勢之遠耳。這些經(jīng)典論述,充分說明,小字、大字筆法大同小異,皆法度具備。故作小字,一筆一畫須與大字一樣對待,筆筆有法。
大、小字結(jié)體法度一致。古人說“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大字難于結(jié)密而無間,小字難于寬綽有余”。這些論述,說明一個道理,就是大字小字的結(jié)體法則是一致的。
大、小字的筆勢、筆意相通,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螺絲殼里做道場,其實,要求更高,故一流的小楷,一定是筆法精準,結(jié)體、布局謹嚴。
從此帖風格分析,它具備標準小楷之特質(zhì)。與公認的經(jīng)典小楷:鐘繇《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黃庭經(jīng)》、《樂毅論》;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等,有異曲同工之妙。元趙孟更是對此帖用功之深,董其昌、啟功等書法大家,對此帖評價甚高,心慕手追,認為是小楷最好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