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仿黃公望山水》卷,明,董其昌繪,紙本,水墨,縱25.7厘米,橫207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自題:“丙辰首春寫黃子久筆意。時有明州聞尚書家藏子久圖,客以見授,因略仿之。玄宰。&rdq
《仿黃公望山水》卷,明,董其昌繪,紙本,水墨,縱25.7厘米,橫207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自題:“丙辰首春寫黃子久筆意。時有明州聞尚書家藏子久圖,客以見授,因略仿之。玄宰。”鈐“董其昌印”。丙辰為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
鑒藏印鈐“顧子山秘篋印”、“愉庭審定”、“宜子孫”等。
董其昌對元代山水名家黃公望的藝術極為贊賞,認為“元季四大家,以黃公望為冠”。他廣泛搜集黃公望的傳世畫作,自言“黃子久畫,以余所見,不下三十幅”,如其藏有黃氏的《富春大嶺圖》、《天池圖》、《浮巒暖翠圖》及《臨溪書屋圖》等。他對所得黃氏作品悉心體會,描摹不倦。此圖便是董其昌62歲時臨仿黃公望筆意創(chuàng)作的山水畫精品。
圖中峰巒綿延,于高低錯落中顯現(xiàn)出逶迤起伏的節(jié)奏感。在移步換景的設陳布勢及草木樹石的勾描筆法上均可見董氏對黃公望繪畫藝術的傳神表達。近景形態(tài)各異的樹木相互遮掩地生長在凹凸不平的坡地上。樹干以墨線雙勾,用淡墨或皴或暈,增強了其明暗效果及立體感。樹葉的表現(xiàn)更為豐富,有的以側(cè)鋒臥筆大點橫貫,有的用濃淡墨相互交疊,有的直接落筆畫線成葉,有的則以細線雙勾成夾葉狀。畫家筆下的樹木山石不重形貌而重其內(nèi)在的神韻本質(zhì),同時筆墨的自身韻味也成為畫家自覺的追求,這些都表現(xiàn)出明代晚期山水畫的美學特征。
撰稿人:李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