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hào):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張旭的《草書心經(jīng)》最早見于《碑刻拔萃》,其《唐草心經(jīng)》碑目下寫明張旭,此前碑林中有明成化年間知府孫仁從百塔寺移來的《草書心經(jīng)》,《關(guān)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對(duì)這兩種草書“心經(jīng)”都錄,其“心經(jīng)、肚痛帖、千文斷碑”條下注“均張旭草書,無年月”,并稱“..
吳仲圭草書心經(jīng),紙本,高29.3厘米,寬203厘米,39行278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zhèn)(1280-1354),字仲圭,號(hào)梅花道人。浙江嘉興魏塘人。工詩詞,善書畫。畫名尤隆,與黃公望、倪瓚、王蒙齊名,并稱“元季四大家”。
此卷書于元至元六年(1340),為吳鎮(zhèn)61歲時(shí)手錄《心經(jīng)》全文,筆勢遒逸,風(fēng)味古澹,堪稱爐火純青。是其傳世的唯一草書作品,此卷草書之冷雋清逸如料峭云崖之老梅干枝,給人以超撥蒼秀的美感。
張旭草書《心經(jīng)》,心手相隨,乃至天人合一 唐代不僅是楷書的盛世,亦是草書的盛世,繼初唐四大書法家之后,“草圣”張旭和懷素和尚是成就最為卓著的代表性書家,他們創(chuàng)造的狂草書.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