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摘要: 倡和詩是朱熹“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敬夫即張拭?!兑唤y志》載:“張拭(號南軒),廣漢人。紹興時隨父浚以觀文殿大學士之潭州,因寓湖南。時胡五峰(宏)講學衡山,拭往謁,師事之。歸筑城南書院于妙高峰,以居學者。
張元禎(1437-1506),初名元徵,字廷祥,別號東白。明南昌人。五歲能詩,寧靖王召見,賜名元徵。巡撫韓雍為改今名。天順四年(1460)進士,授編修。成化初,疏請行三年喪,又言治道本原在講學、聽治、用人、厚俗,與當權者不合,移病歸,家居二十年,潛心于理學。弘治初,召修《憲宗實錄》,進左贊善,上疏勸行王道。升南京侍講學士,終養(yǎng)。后又召修《大明會典》。進翰林學士,侍經筵。丁憂喪畢。改太常卿,掌詹事府。以為治化根源,莫切于《太極圖說》、《西銘》、《定性書》、《敬齋箴》,宜將此書進講。武宗即位,進吏部右侍郎,未及上任而卒。天啟初,追謚文恪。元貞詩文,樸速無華。有東白集二十四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朱熹《城南唱和詩卷》帖凡64行,共462字。首題“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末款“熹再拜”。鈐白文“朱熹之印”。 此詩卷是朱熹為和張栻城南詩20首所作。
張元禎楷書跋朱熹《城南倡和詩卷》,故宮博物院藏。
弘治甲寅五月二十六日也,后學南昌張元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