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十樵、石樵、癡庵、東皋長、癡庵道人、煙潭漁叟、雪塘漁隱、癡仙道人、蘭臺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巖漫士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十樵、石樵、癡庵、東皋長、癡庵道人、煙潭漁叟、雪塘漁隱、癡仙道人、蘭臺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巖漫士等 。河南孟津人,世稱“王孟津”,有“神筆王鐸”之譽,明末清初時的著名書法家。 明天啟二年(1622),三十歲的王鐸舉進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少詹事。弘光元年(1644),南明弘光帝任王鐸為東閣大學士、次輔(副丞相)之職。次年入清,授禮部尚書。順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歲,贈太保,謚曰“文安”。
王鐸《宿江上作詩軸》
1
? 書法貴得古人結構。近觀學書者,動效時流。古難今易,古深奧奇變,今嫩弱俗雅,易學故也。嗚呼!詩與古文皆然,寧獨字法也。
《瓊蕊廬帖》,現藏日本京都,刊于日本村上三島氏主編之《王鐸的書法·冊篇》
部分文章轉載于互聯網,若侵權到您的權利,請聯系 1170734538@qq.com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