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的詩有哪些
司馬光簡介:
司馬光的詩有哪些,代表作品:《客中初夏》《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陶侃惜谷》《訓儉示康》《阮郎歸·漁舟容易入春山》《諫院題名記》《田子方教育子擊》《送張寺丞覲知富順監(jiān)》《送龔章判官之衛(wèi)州·新及第》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xiāng)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 [ 詳細簡介 ]
司馬光代表作品:
《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zhuǎn)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詰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zhí)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nóng)植,家給人足。
《訓儉示康》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蹦唆⒁换?。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yīng)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衷弧恐居诘?,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湃艘詢€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農(nóng)夫躡絲履。吾記天圣中,先公為群牧判官,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棗、柿之類;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會數(shù)而禮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nèi)法,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量月營聚,然后敢發(fā)書。茍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弊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聞昔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于封丘門內(nèi),廳事前僅容旋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奈何飲于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鄙弦詿o隱,益重之。張文節(jié)為相,自奉養(yǎng)如為河陽掌書記時,所親或規(guī)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惫珖@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于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御孫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惫?,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jié)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xiāng)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p>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達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纮,山節(jié)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衛(wèi)靈公,史鰌知其及禍;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東市。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yè)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其余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shù),聊舉數(shù)人以訓汝。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 《阮郎歸·漁舟容易入春山》漁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閑。綺窗紗幌映朱顏,相逢醉夢間。
松露冷,海霜殷。匆匆整棹還。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尋此路難。
古者諫無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無不得諫者。漢興以來,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眾,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細;先其急,后其緩;專利國家而不為身謀。彼汲汲於名者,猶汲汲於利也,其間相去何遠哉!
天禧初,真宗詔置諫官六員,責其職事。慶歷中,錢君始書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滅。嘉祐八年,刻於石。后之人將歷指其名而議之曰:“某也忠,某也詐,某也直,某也曲?!眴韬簦】刹粦衷?!
子擊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車伏謁。子方不為禮。子擊怒,謂子方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去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去家。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貧賤,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子擊乃謝之。
《送張寺丞覲知富順監(jiān)》漢家五尺道,置吏撫南夷。
欲使文翁教,兼令孟獲知。
盤饈蒟醬實,歌雜竹枝辭。
取酒須勤醉,鄉(xiāng)關(guān)不可思。
幾硯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松堅終發(fā)石,魚變即辭流。
近郡無飛檄,清時不借籌。
淇園春竹美,軍宴日椎牛。
紅日遲遲,虛郎轉(zhuǎn)影,槐陰迤邐西斜。彩筆工夫,難狀晚景煙霞。蝶尚不知春去,謾繞幽砌尋花。奈猛風過后,縱有殘紅,飛向誰家。
始知青鬢無價,嘆飄零官路,荏苒年華。今日笙歌業(yè)里,特地咨嗟。席上青衫濕透,算感舊、何止琵琶。怎不教人易老,多少離愁,散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