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惜谷
原文:
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辟┐笈懺唬骸叭昙炔惶铮鴳蛸\人稻!”執(zhí)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nóng)植,家給人足。
翻譯及賞析:
陶侃曾經(jīng)外出游玩,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你為什么用這個呢?”那人說:“我走在路上看見的,姑且取來玩玩罷了?!碧召┓浅I鷼獾卣f:“你既然不種田了,還隨意戲弄別人的莊稼!”陶侃把那人抓起來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懇地耕地,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⑴嘗:曾經(jīng)。
(1)出:外出。
⑵持:拿著。
⑶何為:即“為何”,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指干什么。
⑷云:說。
⑸聊:姑且。
⑹耳:罷了。
⑺汝:你.
⑻不田:不種田。田:名詞作動詞,種田。
⑼賊:毀害,毀壞,損害,傷害。
⑽執(zhí):抓住。
⑾鞭:名詞作動詞,抽打。
⑿是以:因此。
⒀勤于農(nóng)植:即“于農(nóng)植勤”,對農(nóng)業(yè)肯下苦力。
⒁給:富裕,足,豐足。
⒂足:足夠。
⒃聊取之耳:隨便取來玩玩罷了。
⒄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種田。
⒅戲賊人稻:為了游戲破壞農(nóng)民的莊稼。
(19)陶侃:史稱陶侃為荊州刺史,在所轄的長江中游地區(qū),甚至“道不拾遺”。這顯然與他的愛惜民力,重視生產(chǎn)有關。
(20)出:外出
(21)持而鞭之 ,而:表轉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