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文征明行書題識《沈周溪山云靄圖卷后跋》,31.5×374cm。 跋文:石丈高情點筆間,悠然胸次白云閑。憑君莫作元暉看,自寫吳門雨后山。吳門何處墨淋漓,最是西山雨后奇。一段勝情誰會得,千年摩詰畫中詩。當(dāng)年詩律號精誠,晚歲還憐畫掩名。世事悠悠誰識得?白頭 閱讀全文>>
《漢汲黯傳》寫于延估七年(1320年),是趙孟頫著名的小楷作品。 《汲黯傳》,宋淡黃藏經(jīng)紙本,小楷冊頁,共10頁,每頁縱17.6cm,橫17.4cm,烏絲欄界,每頁12行,行字數(shù)16至18不等,凡119行,計1946字,第6頁12行197字,為文征明補書。先后經(jīng)袁褧、項元汴、項 閱讀全文>>
文徵明(1470—1559),原名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xué)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謚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 自元代趙孟 閱讀全文>>
白蕉,大才子,能篆刻,精書法,亦擅長畫蘭,能詩文。沙孟海先生譽其為:“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shù)人。”今天給大家展示白蕉先生作品《蘭題雜存》(完整版)。 白蕉在《蘭題雜存》中的書寫,或行取楷意,舉止投足顧盼有致;或行融草法,雖行色匆匆而不失法度 閱讀全文>>
唐玄宗李隆基,隴西成紀人,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后為臨淄郡王。延和元年(712)受禪為帝。公元712至756年在位,廟號玄宗,年號先天、開元、天寶。 工書,尤善八分、章草,是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帝王書家之一?!杜f唐書·本紀》稱玄宗“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 閱讀全文>>
?清 郭均《重修咸陽縣城碑記》為楷書碑刻,碑高約254厘米、寬90厘米,陜西省咸陽博物館藏。 此碑筆法和結(jié)構(gòu)既有柳楷的挺拔,又有歐楷的遒勁。該碑通篇血脈相通,法度森嚴;用筆挑剔犀利,方圓并用,剛?cè)峒鏉?;結(jié)體勻整遒麗,方正穩(wěn)健,肥瘦適宜,優(yōu)雅可人,堪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