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唐代賀知章草書《孝經(jīng)》長卷,紙本,26.0x265.1厘米,日本宮內(nèi)廳三之丸尚藏館。 本卷以草書寫“今文孝經(jīng)”本文,每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共一千余百余字。無署款。 閱讀全文>>
《題楊明庵論茗圖詩》 王蘧常 ▼ 【1】高松大石一爐陳,伴此嵚奇磊落人。曾是碑陰先友下,一盤才充老風(fēng)塵。舊作題楊明庵論茗圖。盤奇先生兩正,丁巳冬至后四日,王蘧常。 閱讀全文>>
王鐸行書《瑯華館文卷》,高清大字 《瑯華館行書文卷》又稱《瑯華館卷》,綾本,縱25.3厘米,橫144.2厘米,四川省博物院藏。 《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卷十七“清王鐸”條目稱為“行書瑯華館詩”。 閱讀全文>>
碑文楷書34行,滿行81字,記成宗感異夢而賜御服于孫真人之事。此碑為其青年時期的作品,書法秀媚爽朗。碑陰為元朝中葉溥光書“敕賜大重陽萬壽官”2行8個大字,字徑約50厘米。 閱讀全文>>
王鐸 行書《予生自原野》 予生自原野,善畏難狎,心駭云臺朱屋,望絕高蓋青組。且沾濡霧露,彌聞閑逸。每思濯青瀨、息椒丘,寤寐永懷,其來尚矣。 閱讀全文>>
楊守敬書法始于潘存門下,后學(xué)唐楷繼摹六朝碑碣,后又溯及秦漢金石。在清代書壇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楊守敬雖亦推崇北碑,但卻不不惟北碑是舉,而是率先倡導(dǎo)碑帖相融,他的行書就是很好! 閱讀全文>>
1. 兄弟叔侄,需分多潤寡,長幼內(nèi)外,宜法肅辭嚴(yán)。 2. 培養(yǎng)勤學(xué)好問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 3. 一入貪途難入睡,兩袖清風(fēng)飯菜香。 《朱子治家格言》又稱《治家格言》、《朱子家訓(xùn)》,由清 閱讀全文>>
王羲之草書《仆可帖》 王羲之書。榻本。2行,11字,草書。被米芾、黃伯思、王澍三家辨為偽帖。 黃伯思云此帖筆有王氏風(fēng)氣,殆是唐人縱筆臨仿。真假莫辨,賞王羲之《仆可帖》王羲之《仆可帖》,草書,榻本兩種,2行11字,收刻于《大觀帖》《絳帖》《淳化閣帖》等帖。但該帖被米芾(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 閱讀全文>>
米芾書三館帖,1帖;33cm。日本國立國會図書館,小林久兵衛(wèi)1878年出版。 釋文:三館曝書防蠹?xì)?,得見來禽與青李。秋蛇春蚓久相雜,野鶩家雞定誰美。玉函金籥天上來,紫衣敕使親臨啟。 閱讀全文>>
顏真卿《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yīng)碑》,是唐天寶十一年(752年)由當(dāng)時的文人岑勛撰文、書法家徐浩題額、書法家顏真卿書丹、碑刻家史華刻石而成,是楷書書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