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文徵明的行書大致可分兩大類風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筆意為主所寫的行書小品;一是以黃山谷筆意書寫的大行楷。 閱讀全文>>
播放視頻
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為“筆”,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復(fù)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
閱讀全文>>
劉春霖、朱汝珍、商衍鎏、張啟后四鼎甲書法四條屏,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劉春霖(1872-1944),字潤琴,號石云。晚清光緒三十年(1904)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名狀元,所謂"第 閱讀全文>>
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廬陵四忠”之一。開禧三年(1207年),賜謚文忠,寧宗親書“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詞,為南宋文壇盟主。與陸游、范成大、楊萬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楊泳齋大名楊伯喦,是南宋初名將楊沂中的曾孫。楊沂中在高宗南渡時立過功勞,備受恩寵,被封為同安郡王,死后追封和王,是“南宋七王”之一,子孫也享盡榮華富貴。 閱讀全文>>
文征明《致麟齋契家信札》起拍價3萬,成交價264.5萬 吳寬《致文森信札》起拍價3萬,成交價230萬高清大圖 lot 763 文征明(1470~1559)行書致麟齋契家信札 估價 rmb 30,000-60,000 閱讀全文>>
清朝書法的最高峰,以翁方剛、王文治、梁同書、劉墉四大書法家為主,他們的書法,不僅都有明顯的時代特征,而且還有自我特點,尤其是劉墉的書法,自成格局,整體上渾圓飽滿清代劉墉書法墨跡欣賞《沉香山子賦》 清代劉墉書法墨跡欣賞《沉香山子賦》紙本,上海朵云軒藏。 閱讀全文>>
《墨梅圖》軸,明,唐寅繪,紙本,墨筆,縱96cm,橫36cm。 此幅以枯筆焦墨畫梅花枝干,皴擦紋理,表現(xiàn)梅枝蒼勁虬曲的姿態(tài);以濃淡相間的水墨點畫花朵,以謹細之筆畫出花蕊,筆法剛健清逸!《墨梅圖》是明代畫家唐寅創(chuàng)作的一幅紙本設(shè)色畫,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閱讀全文>>
大智度論,是由龍樹菩薩所造,姚秦弘始四年,鳩摩羅什于長安逍遙園中西明閣上創(chuàng)譯《大智度論》堪稱龍樹菩薩晚年名著,為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之巨著。 閱讀全文>>
金玄成書法《崇仁殿碑銘并序》,李廷龜撰文,金尚容篆書,日本京都大學圖書館藏。 金玄成號南戀,為朝鮮書法名家。 金玄成書法《崇仁殿碑銘并序》,李廷龜撰文,金尚容篆書,日本京 閱讀全文>>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開館儀式上 中國書協(xié)主席孫曉云創(chuàng)作并捐贈書法作品《運河頌》 《運河頌》卷軸長4.34m、寬0.585cm娟秀的字體如運河之水徐徐流淌其上厚重古樸的“運河頌”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