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本
原文:
孔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狈虮静徽吣┍匾?,始不盛者終必衰。詩云: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道生,春秋之義;有正春者無亂秋,有正君者無危國,易 曰:“建其本而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故君子貴建本而重立始。
魏武侯問元年于吳子,吳子對曰:“言國君必慎始也。”“慎始奈何?”曰:“正 之”,“正之奈何?”曰:“明智,智不明,何以見正,多聞而擇焉,所以明智也。是故古 者君始聽治,大夫而一言,士而一見,庶人有謁必達,公族請問必語,四方至者勿距,可謂 不壅蔽矣;分祿必及,用刑必中,君心必仁,思君之利,除民之害,可謂不失民眾矣;君身 必正,近臣必選,大夫不兼官,執(zhí)民柄者不在一族,可謂不權勢矣。此皆春秋之意,而元年 之本也?!?
孔子曰:行身有六本,本立焉,然后為君子立體有義矣,而孝為本;處喪有禮矣,而哀 為本;戰(zhàn)陣有隊矣,而勇為本;政治有理矣,而能為本;居國有禮矣,而嗣為本;生才有時 矣,而力為本。置本不固,無務豐末;親戚不悅,無務外交;事無終始,無務多業(yè);聞記不 言,無務多談;比近不說,無務修遠。是以反本修邇,君子之道也。天之所生,地之所養(yǎng), 莫貴乎人人之道,莫大乎父子之親,君臣之義;父道圣,子道仁,君道義,臣道忠。賢父之 于子也,慈惠以生之,教誨以成之,養(yǎng)其誼,藏其偽,時其節(jié),慎其施;子年七歲以上,父 為之擇明師,選良友,勿使見惡,少漸之以善,使之早化。故賢子之事親,發(fā)言陳辭,應對 不悖乎耳;趣走進退,容貌不悖乎目;卑體賤身,不悖乎心。君子之事親以積德,子者親之 本也,無所推而不從命,推而不從命者,惟害親者也,故親之所安子皆供之。賢臣之事君 也,受官之日,以主為父,以國為家,以士人為兄弟;故茍有可以安國家,利人民者不避其 難,不憚其勞,以成其義;故其君亦有助之以遂其德。夫君臣之與百姓,轉相為本,如循環(huán) 無端,夫子亦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行成于內而嘉號布于外,是謂建之于本而榮華自茂 矣。君以臣為本,臣以君為本;父以子為本,子以父為本,棄其本,榮華槁矣。
子路曰:負重道遠者,不擇地而休;家貧親老者,不擇祿而仕。昔者由事二親之時,常 食藜藿之實而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之后,南游于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而坐, 列鼎而食,愿食藜藿負米之時不可復得也;枯魚銜索,幾何不蠹,二親之壽,忽如過隙,草 木欲長,霜露不使,賢者欲養(yǎng),二親不待,故曰:家貧親老不擇祿而仕也。
伯禽與康叔封朝于成王,見周公三見而三笞,康叔有駭色,謂伯禽曰:“有商子者,賢 人也,與子見之?!笨凳宸馀c伯禽見商子曰:“某某也,日吾二子者朝乎成王,見周公三見 而三笞,其說何也?”商子曰:“二子盍相與觀乎南山之陽有木焉,名曰橋。”二子者往觀 乎南山之陽,見橋竦焉實而仰,反以告乎商子,商子曰:“橋者父道也?!鄙套釉唬骸岸?盍相與觀乎南山之陰,有木焉,名曰梓?!倍诱咄^乎南山之陰,見梓勃焉實而俯,反以 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倍诱呙魅找姾踔芄腴T而趨,登堂而跪,周公拂 其首,勞而食之曰:“安見君子?”二子對曰:“見商子?!敝芄唬骸熬釉眨∩套右??!?
曾子蕓瓜而誤斬其根,曾皙怒,援大杖擊之,曾子仆地;有頃蘇,蹶然而起,進曰: “曩者參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聽其歌聲,令 知其平也。孔子聞之,告門人曰:“參來勿內也!”曾子自以無罪,使人謝孔子,孔子曰: “汝聞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求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 則待,大棰則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體而不去,殺身以陷父,不義不孝, 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殺天子之民罪奚如?”以曾子之材,又居孔子之門,有罪不自 知處義,難乎!
伯俞有過,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嘗見泣,今泣何也?”對曰:“他日俞 得罪笞嘗痛,今母力不能使痛,是以泣?!惫试桓改概?,不作于意,不見于色,深受其 罪,使可哀憐,上也;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見其色,其次也;父母怒之,作于意,見于 色,下也。
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大學之教也;時禁于其未發(fā)之曰預,因其可之曰時,相觀于善之 曰磨,學不陵節(jié)而施之曰馴。發(fā)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 而不遜,則壞亂而不治;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故曰有昭辟雍,有賢泮宮,田里周 行,濟濟鏘鏘,而相從執(zhí)質,有族以文。
周召公年十九,見正而冠,冠則可以為方伯諸侯矣。人之幼稚童蒙之時,非求師正本, 無以立身全性。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饑, 莫知以學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學問以修其性。今人誠能砥礪其材,自誠其神明,睹物 之應,信道之要,觀始卒之端,覽無外之境,逍遙乎無方之內,彷徉乎塵埃之外,卓然獨 立,超然絕世,此上圣之所游神也。然晚世之人,莫能閑居心思,鼓琴讀書,追觀上古,友 賢大夫;學問講辯日以自虞,疏遠世事分明利害,籌策得失,以觀禍福,設義立度,以為法 式;窮追本末,究事之情,死有遺業(yè),生有榮名;此皆人材之所能建也,然莫能為者,偷慢 懈墮,多暇日之故也,是以失本而無名。夫學者,崇名立身之本也,儀狀齊等而飾貌者好, 質性同倫而學問者智;是故砥礪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詩書壁立,非我也,而可以厲 心。夫問訊之士,日夜興起,厲中益知,以分別理,是故處身則全,立身不殆,士茍欲深明 博察,以垂榮名,而不好問訊之道,則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軀也?騏驥雖疾,不遇 伯樂,不致千里;干將雖利,非人力不能自斷焉;烏號之弓雖良,不得排檠,不能自任;人 才雖高,不務學問,不能致圣。水積成川,則蛟龍生焉;土積成山,則豫樟生焉;學積成 圣,則富貴尊顯至焉。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臺廟之榱,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 之智也。故曰:訊問者智之本,思慮者智之道也。中庸曰:“好問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 恥近乎勇?!狈e小之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學者所以反情治性盡才者也,親賢學問,所以長 德也;論交合友,所以相致也。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謂也。
今夫辟地殖谷,以養(yǎng)生送死,銳金石,雜草藥以攻疾,各知構室屋以避暑雨,累臺榭以 避潤濕,入知親其親,出知尊其君,內有男女之別,外有朋友之際,此圣人之德教,儒者受 之傳之,以教誨于后世。今夫晚世之惡人,反非儒者曰:何以儒為?如此人者,是非本也, 譬猶食谷衣絲,而非耕織者也;載于船車,服而安之,而非主匠者也;食于釜甑,須以生 活,而非陶冶者也;此言違于情而行蒙于心者也。如此人者,骨肉不親也,秀士不友也,此 三代之棄民也,人君之所不赦也。故詩云:“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投畀有昊。”此之謂也。
孟子曰:人知糞其田,莫知糞其心;糞田莫過利曲得粟,糞心易行而得其所欲。何謂糞 心?博學多聞;何謂易行?一性止淫也。
子思曰: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吾嘗幽處而深思,不若學之速;吾嘗跂而望, 不若登高之博見。故順風而呼,聲不加疾而聞者眾;登丘而招,臂不加長而見者遠。故魚乘 于水,鳥乘于風,草木乘于時。
孔子曰:可以與人終日而不倦者,其惟學乎!其身體不足觀也,其勇力不足憚也,其先 祖不足稱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然而可以聞四方而昭于諸侯者,其惟學乎!詩曰:“不僭不 亡,率由舊章”,夫學之謂也。
孔子曰:鯉,君子不可以不學,見人不可以不飾;不飾則無根,無根則失理;失理則不 忠,不忠則失禮,失禮則不立。夫遠而有光者,飾也;近而逾明者,學也。譬之如污池,水 潦注焉,菅蒲生之,從上觀之,知其非源也。
公扈子曰:有國者不可以不學,春秋,生而尊者驕,生而富者傲,生而富貴,又無鑒而 自得者鮮矣。春秋,國之鑒也,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 者甚眾,未有不先見而后從之者也。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睅煏缭唬骸昂尾槐T乎?”平公 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 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 曰:“善哉!”
河間獻王曰:“湯稱學圣王之道者,譬如日焉;靜居獨思,譬如火焉。夫舍學圣王之 道,若舍日之光,何乃獨思火之明也;可以見小耳,未可用大知,惟學問可以廣明德慧也?!?
梁丘據(jù)謂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标套釉唬骸皨肼勚?,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嬰非有異于人也,常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難及也。”
寧越,中牟鄙人也,苦耕之勞,謂其友曰:“何為而可以免此苦也?”友曰:“莫如 學,學二十年則可以達矣?!睂幵皆唬骸罢埵鍤q,人將休,吾將不休;人將臥,吾不敢 臥?!笔鍤q學而周威公師之。夫走者之速也,而過二里止;步者之遲也,而百里不止。今 寧越之材而久不止,其為諸侯師,豈不宜哉!
孔子謂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長劍?!笨鬃釉唬骸胺谴酥畣栆?,請以汝之 所能,加之以學,豈可及哉!”子路曰:“學亦有益乎?”孔子曰:“夫人君無諫臣則失 政;士無教交,則失德;狂馬不釋其策,操弓不返于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受學重 問,孰不順成;毀仁惡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學。”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 直,斬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學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砥礪之,其入不益深 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
子路問于孔子曰:“請釋古之學而行由之意,可乎?”孔子曰:“不可,昔者東夷慕諸 夏之義,有女,其夫死,為之內私婿,終身不嫁,不嫁則不嫁矣,然非貞節(jié)之義也;蒼梧之 弟,娶妻而美好,請與兄易,忠則忠矣,然非禮也。今子欲釋古之學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 非為是,用是為非乎!不順其初,雖欲悔之,難哉!”
豐墻磽下未必崩也,流行潦至,壞必先矣;樹本淺,根垓不深,未必橛也,飄風起,暴 雨至,拔必先矣。君子居于是國,不崇仁義,不尊賢臣,未必亡也;然一旦有非常之變,車 馳人走,指而禍至,乃始干喉燋唇,仰天而嘆,庶幾焉天其救之,不亦難乎?孔子曰:“不 慎其前,而悔其后,雖悔無及矣?!痹娫唬骸班ㄆ淦?,何嗟及矣”?言不先正本而成憂于 末也。
虞君問盆成子曰:“今工者久而巧,色者老而衰;今人不及壯之時,益積心技之術,以 備將衰之色,色者必盡乎老之前,知謀無以異乎幼之時??珊弥?,彬彬乎且盡,洋洋乎安 托無能之軀哉!故有技者不累身而未嘗滅,而色不得以常茂?!?
齊桓公問管仲曰:“王者何貴?”曰:“貴天。”桓公仰而視天,管仲曰:“所謂天 者,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為天,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背之 則亡?!痹娫疲骸叭硕鵁o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河間獻王曰:“管子稱倉廩實,知禮節(jié);衣食足,知榮辱。”夫谷者,國家所以昌熾, 士女所以姣好,禮義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書五福以富為始,子貢問為政,孔子曰: 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國之本也。
文公見咎季,其廟傅于西墻,公曰:“孰處而西?”對曰:“君之老臣也?!惫唬?“西益而宅?!睂υ唬骸俺贾?,不如老臣之力,其墻壞而不筑?!惫唬骸昂尾恢??”對 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惫龆嬷停汀袷子谳F曰:“呂刑云:‘一人有慶,兆 民賴之?!鳎撼贾R?,乃令于國曰:毋淫宮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時,無奪農(nóng) 功?!?
楚恭王多寵子,而世子之位不定。屈建曰:“楚必多亂。夫一兔走于街,萬人追之;一 人得之,萬人不復走。分未定,則一兔走,使萬人擾;分已定,則雖貪夫知止。今楚多寵子 而嫡位無主,亂自是生矣。夫世子者,國之基也,而百姓之望也;國既無基,又使百姓失 望,絕其本矣。本絕則撓亂,猶兔走也?!惫趼勚?,立康王為太子,其后猶有令尹圍,公 子棄疾之亂也。
晉襄公薨,嗣君少,趙宣子相,謂大夫曰:“立少君,懼多難,請立雍;雍長,出在 秦,秦大,足以為援?!辟Z季曰:“不若公子樂,樂有寵于國,先君愛而仕之翟,翟是以為 援?!蹦沦右院粲谕ピ唬骸跋染勺?,其嗣亦奚罪,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子?!背龀?抱以見宣子曰:“惡難也,故欲立長君,長君立而少君壯,難乃至矣。”宣子患之,遂立太 子也。
趙簡子以襄子為后,董安于曰:“無恤不才,今以為后,何也?”簡子曰:“是其人能 為社稷忍辱?!碑惾?,智伯與襄子飲,而灌襄子之首,大夫請殺之,襄子曰:“先君之立我 也,曰能為社稷忍辱,豈曰能刺人哉!”處十月,智伯圍襄子于晉陽,襄子疏隊而擊之,大 敗智伯,漆其首以為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