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
原文:
1、出自以國名為氏。據(jù)《古今姓氏辯證》載,商代時有蒯國(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的蒯鄉(xiāng))。蒯國的人后來有的以國名為姓,稱為蒯姓。
2、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據(jù)《風俗通》是記載,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得的后代。春秋時,蒯地成為晉國大夫得的封邑,世稱蒯得。他的子孫即以邑名“蒯”為姓,而稱蒯氏。
3、出自姬姓,以祖字為氏。春秋時期的衛(wèi)國,是衛(wèi)靈公之子衛(wèi)莊公的后代。衛(wèi)莊公名叫蒯聵,他當太子的時候,曾經(jīng)想刺殺靈公的夫人南子,失敗后出奔晉國,后回衛(wèi)國,被良夫、孔悝立為衛(wèi)君。后為晉軍所破,被殺。蒯聵的后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命姓,稱蒯姓。
蒯通:漢代人。當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時,他活躍于政界,為人出謀劃策,以口才好和計謀高聞名天下。
蒯祥:明代營繕。官至工部侍郎,食俸一品。自永樂至天順,舉凡內(nèi)殿陵寢,都是他營繕的。他能用兩支手各握一支筆畫龍,合在一起象一條龍一樣?;实勖棵糠Q他為“蒯魯班”。
蒯光典:清朝人,知識極為廣博,文章也極也,對古代文獻加以整理注說考證,深受學界好評。所做的事業(yè),光大華夏文化,功在千古。
?。ㄈ保┴嵝赵诖箨懞团_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商代有諸侯國蒯國(今河南省洛陽市西的蒯鄉(xiāng)),居于此的國人多以國名為姓,稱為蒯氏。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得,被封地于蒯(同上),他的子孫就一封邑名為姓,也稱為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同樣,衛(wèi)國衛(wèi)莊公名為蒯聵,他的子孫就取其名的一字為姓氏,稱為蒯氏。漢時,河南出現(xiàn)了名為蒯鄉(xiāng)的地方(今河南省洛陽市西郊澗水東岸),當時的居民都以蒯為姓氏。蒯姓主要分布在湖北省襄陽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