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腸草
出處:本草綱目
原文:
微辛、苦、平、無毒。
小便頻數(shù)。用雞腸草一斤,在豆豉嗔中煮過,和米煮粥。常吃。
小兒下痢。用雞腸草搗汁一合,調(diào)蜜服,有效。
風熱牙痛。用雞腸草、旱蓮草、細辛,等分為末。每天擦三次。此方名“祛痛散”。
頭瘡。用雞腸草燒灰,和鹽涂搽。
漆瘡發(fā)癢。用雞腸草搗爛涂搽。
翻譯及賞析:
雞腸草所屬專題:本文《雞腸草》鏈接:/gujizhangjie/284645.html
集大家書法 , 書法家學習創(chuàng)作站
公眾號:集字書法
微信小程序:集字書法
微辛、苦、平、無毒。
小便頻數(shù)。用雞腸草一斤,在豆豉嗔中煮過,和米煮粥。常吃。
小兒下痢。用雞腸草搗汁一合,調(diào)蜜服,有效。
風熱牙痛。用雞腸草、旱蓮草、細辛,等分為末。每天擦三次。此方名“祛痛散”。
頭瘡。用雞腸草燒灰,和鹽涂搽。
漆瘡發(fā)癢。用雞腸草搗爛涂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