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出處:本草綱目
原文:
沉水香、蜜香。木之心節(jié)置水則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為棧香,不沉者為黃熟香。南越志言交洲人稱(chēng)為蜜香,謂其氣如蜜脾也。梵書(shū)名阿迦盧香。
辛、微溫、無(wú)毒。
風(fēng)水毒腫,去惡氣。主心腹痛,霍亂中惡,邪鬼疰氣,清人神,并宜酒煮服之。治上熱下寒,氣逆喘急,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
諸虛寒熱,冷痰虛熱,冷香湯;用沉香,附子(炮)等分,水一盞,煎七分,露一夜,空心溫服。
胃冷久呃;沉香,紫蘇,白豆蔻各一錢(qián),為末。每柿蒂湯服五七分。
翻譯及賞析:
沉香所屬專(zhuān)題:本文《沉香》鏈接:/gujizhangjie/28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