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diào)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原文: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絕頂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錫,溪頭釣,澗邊琴。此生著幾兩屐,誰識臥游心?準擬乘風(fēng)歸去,錯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
翻譯及賞析:
空山梵唄,水月洞天,這世外幽靜的山林,不惹一絲世俗的塵埃。還記得那夕陽西下時,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在懸崖絕頂之上的茅草屋中,一位老和尚正在沉吟。
行走在云山之中,垂釣于溪頭之上,彈琴于澗水邊,真是快活無比。隱居山中,四處云游,一生又能穿破幾雙鞋子,而我賞畫神游、的心情又有誰能理解?往日誤入仕途,貪圖富貴,如今悔恨,想要歸隱山林,但是這一愿望要到何日才能實現(xiàn)呢?只希冀從這畫中找尋。
①梵唄:指寺廟中誦經(jīng)之聲。
②猶記二句:謂還記得那夕陽西下時,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缡枇?,連接著稀疏的樹林。
③云中錫二句:謂行走在云山之中,垂釣于溪頭之上,彈琴于澗水邊,非??旎睢!″a,即錫飛,僧人行走。
①此生二句:占隱居山中,四處云游,一生又能穿破幾雙鞋子呢?此時我賞畫神游之情又有誰理解呢? 幾兩屐,幾雙鞋子(指木屐,木底有齒的鞋子,古人游山多用之)?!妒勒f新語·方正篇》:“祖士少好財,阮遙集好屐,并恒自經(jīng)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詣祖,見料視財物;或有詣阮,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dāng)著幾量屐!’神色閑暢。于是勝負始分?!薄∨P游,觀賞山水畫以代游覽。
⑤準擬三句:謂往日入仕,貪圖富貴是錯誤的,真想歸隱山中,但是這一愿望何日可以實現(xiàn)呢!準擬,打算、希望。 槐安,即槐安夢、南柯夢故事。事見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故事說有淳于棼者,飲酒古槐樹下,醉入夢,見一城樓題大槐安國。槐安國王招其為駙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盡榮華富貴。醒后見槐下有一大蟻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夢中的槐安國與南柯郡。后以此典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等?!⊥遏?,丟下固冠用的簪子,比喻棄官。
⑥布襪青鞋:本指平民百姓之裝束,此處借指棄官隱居,語出唐《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青鞋布襪從此始?!?/p>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