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美人·清明
作者:納蘭性德
原文:
拾翠歸遲,踏春期近,香箋小迭鄰姬訊。櫻桃花謝已清明, 何事綠鬟斜亸、寶釵橫。
淺黛雙彎,柔腸幾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曉窗窺夢有流鶯,也覺個儂憔悴、可憐生。
翻譯及賞析:
游春晚歸,郊游的日子臨近,收到鄰家女子的書信:櫻桃花落,已是清明時節(jié),干嘛不精心梳妝一番出門呢!
一雙淡眉彎彎,一副柔腸幾寸,更不敢招惹青春流逝之恨。鶯兒掠過清晨的窗外,仿佛窺探了我的夢境,婉轉(zhuǎn)的叫聲仿佛在說:這個人如此憔悴,可憐可憐。
①踏莎美人:的自度曲,一半《踏莎行》,一半《虞美人》。
②拾翠:拾取翠鳥羽毛以為首飾,后多指婦女游春。語出三國魏《洛神賦》:“或采明珠,或拾翠羽?!?br />③踏青:清明前后到野外去觀賞春景。
④香箋:即信箋。因少女之手,散發(fā)香氣,故云香箋。
⑤鄰姬:鄰家女子。訊,通“信”。
⑥綠鬟(huán):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斜亸(duǒ):斜斜地垂下來。
⑦淺黛:用黛螺淡畫的眉毛
⑧個儂:這人或那人。
⑨生:用于形容詞詞尾。
推薦閱讀:
上一篇:采桑子·海天誰放冰輪滿
下一篇:洛陽春·雪